来源:环球杂志社©
日本多个机构及专家均表示,2023财年日本建筑业或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日本建筑业联合会预测,“2022财年强劲的资本投资热可能在本财年继续下去”。
(资料图片)
一、新高之后再创新高?
2023财年伊始,日本建筑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日建联表示,其93个会员企业4月的国内建设订单总额比上月增长20.1%至1.1085万亿日元。
这延续了2022财年日本建筑业的高歌猛进。
据日本建筑业联合会统计,2022财年日本国内建设订单总额同比大增8.4%,达到16.2609万亿日元,创出过去20年来的新高。这一数据是日建联对在2022财年接到建设订单的93家会员企业的统计结果。
2022财年,来自日本民间的建设订单额增长6.8%,达到11.8593万亿日元。
其中来自制造业的订单增长41.6%,达到3.0575万亿日元,拉动整体增长。特别是来自电气机械产业的订单增至2.5倍,超过1万亿日元。
例如,索尼、京瓷等半导体企业相继对大型工厂进行投资。由日本国内8家企业出资成立的Rapidus也于4月宣布,在北海道千岁市推进工厂建设。
来自日本政府机构的订单额也增加11.5%,达到4.3234万亿日元。例如,由于日本各高速公路公司推进的“高速公路更新项目”,建成超半个世纪的老化高速公路的修缮和更新工程订单就有多个。
此外,受到东亚局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安全保障相关的建设订单也在增加。例如,去年9月,日本政府为九州的港口土木工程建设下了一个超过600亿日元的大订单。
2023财年伊始,日本建筑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与上一财年制造业订单拉动增长的态势不同,4月,非制造业领域建设订单总额增长43.2%,达6604亿日元,成为增长主要动力。
2019年以后,由于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相关工程、东日本大地震复兴相关工程结束等原因,日本的建设投资一度下降。不过在目前,以东京圈为首的各城市推进的大型再开发项目、国土强韧化带来的大型土木工程正在增加。
即便较为谨慎的预测者,也认同2023财年日本建筑业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佐藤设施咨询株式会社董事长佐藤隆良表示,在建筑成本增加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谨慎,2023年建设需求预计将呈现年1.5%左右的低速增长态势。
一些相关行业的数据预测,也在佐证这一趋势。日本建设机械工业会预测,2023财年日本建设机械国内与出口需求将继续上升,9种机型的出货值将同比增长7%至3.06万亿日元,刷新历史纪录。
二、增长“热潮”下的难题
但与此同时,对饱受极端少子老龄化困扰的日本而言,建筑业也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效率低下等严峻挑战。
日本总务省开展的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建筑工人总数为479万,比峰值的1997年的685万人减少了30%以上。由于从2024年4月1日起日本建筑业开始适用“时间外劳动上限”规定,即非特殊情况外员工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45小时、每年不超过360小时,因此为保证建筑量与利润率,日本建筑业企业迫切需要推进机器人施工、远程控制和数字化转型。
为加速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日本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早在2016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就已启动一个名为i-Construction的新项目,旨在通过活用信息通信技术、3D数据技术等提升建筑业生产效率,至2025年将建筑业生产力提高20%。国土交通省还于2021年4月设立“基建数字化转型综合推进办公室”,以完善数字化转型的环境整备、引进3D数字技术并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日本建筑企业的数字化成熟度位居世界前列。国际数据公司2019年针对12个国家的835家建筑企业进行了关于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的调查,调查问卷将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划分为“个人依存”“限定导入”“标准基盘化”“定量管理”“继续创新”5个阶段。
4月13日在日本大阪市人工岛“梦洲”拍摄的世博会工地 张笑宇摄/《环球》杂志
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企业表示处于个人依存或者限定导入的初级阶段,28%表示处于标准基盘化的中级阶段,13%处于定量管理或者继续创新的成熟阶段。就日本而言,42%的受访企业表示处于初级阶段,34%表示处于中级阶段,24%表示处于成熟阶段。日本处于成熟阶段的建筑企业数量为亚洲最多,与德国、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目前,在日本广泛使用的建筑业数字化技术包括无人机、ICT建筑设备、BIM/CIM技术等。
无线遥控无人机主要用于测量,优势主要在于其高效性与安全性。例如,使用无人机可以在15分钟内获得数百万个点测量数据,而如果使用人工操作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此外,在高处或斜面等危险地段,无人机的使用消除了人员安全潜在风险。
ICT建筑设备是指融合了信息通信技术的重型机械,能根据从位置传感设备获得的数据自动为重型机械的控制和操作提供指导。传统上,该领域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但ICT建筑设备的使用消除了对云梯的需求,大幅提升了建筑项目的效率与质量。
BIM和CIM技术分别指将3D数字技术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与土木工程领域,其有助于减少错误与简单作业,并通过缩短流程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