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性、独特性、稀缺性、开放性的特质,决定了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支撑力、推动力的作用,决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部署。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文化资源丰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得益于我省文化资源本身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培育和支持,文化资源丰富出彩,优势突出。
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址。从黄帝一统天下到北宋中兴,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有四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都处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四席——夏商古都郑州、商朝古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历史文化遗存近三万处,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精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发源于中原大地。源于河南的河洛文化、人本思想、“留余”观念等对中华文明具有深刻影响。中原大地孕育着千古风流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唐宋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等。
丰富多样的景观民俗。既拥有以嵩山、南太行、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也同时拥有以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还有着以钧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宝丰民间演艺、濮阳和周口杂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优势转化思考
近年来,河南省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在推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仍处于初期阶段,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呈现出低端化和粗放化特点,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突出,没有充分体现中原文化的历史厚重和现代价值,可持续性有待提升。加快河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质上就是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加强思维创新。打破惯性思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打破区域、行业、业态之间的障碍,通过多元参与到文化资源转化工作,系统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尊重首创精神,鼓励以丰富的河南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技术创新基础上,融入时尚创意,大力创作、开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品,创建自主品牌,鼓励蕴含文化精华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创作;降低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同时以现代化的创新思维去运营文化产业,激发传统河南文化的底蕴以及创造出各种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强技术创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对河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包括大数据文化体系建设、成立中原文化旅游带以及弘扬黄河文化、加强河南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等。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河南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独特精神标识以更加充裕的信息形态展现,为河南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进而催生出新的文化产业业态和运营模式,带动文化价值实现。
加强平台创新。在当前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下,文化产业也应该抓住现代文化发展的机遇,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慧文化平台,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推动河南文化资源的转化与传播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开发各种具有特色的数字化创意文化产品,提升河南文化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平台创新让体验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河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加强内容创新。文化只有广泛融入当代社会的生产实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价值和意义。将文化融入一产发展,推动河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推广,培育具有较高认可度的农产品品牌;凸显标志性文化符号,将河南文化融入轻工业、手工业产品设计中,并探索生产设计国际化运营,形成创新性发展优势;发挥寻根文化、诗词文化、陶瓷文化等历史底蕴厚重优势,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发展河南文化寻根游、河南文化地标游、河南古都游,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加强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相关政策引导机制、资金扶持机制及人才支撑机制,健全文化、科研、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建立合作共享、利益共分、责任共担的体制机制。尤其要注重引进高端文化管理人才、创意人才,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参与、多方联动,打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惯性模式,探索适合现代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管理规则和高质量发展模式。
(作者:林园春;孟文青 单位:省社科院;郑州大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