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在由中国水利报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沙龙上,嘉宾们围绕黄河保护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理念的发展、黄河泥沙之变的科技支撑、泥沙资源利用困境与破局展望等议题,共话新形势下的“大河之治”。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表示,水库淤积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水库淤积问题较为突出,清淤势在必行。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可以实现水库库容的长期有效利用,维持水库有效库容。让黄河泥沙变“废”为“宝”,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系统化的机制来推动。
“黄河保护法从法律上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职能,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当前水沙形势变化情况下和治黄方略指导下,流域机构应推动做好区域规划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与综合规划间的衔接,在规划的引领、指导、约束下开展流域治理,做到目标一致、布局一体、步伐一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李文学说。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傅旭东表示,黄河的长治久安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黄河防洪减淤的问题依然严峻,当前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推动工作还存在困境。水库清淤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清出来的泥沙去向什么地方,市场空间如何;泥沙要取自哪里,如何借助清淤措施最大化实现对水库淤积形态的改造;泥沙要怎么取出来,如何利用水动力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如何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市长赵会生介绍,当前济源正在针对黄河泥沙综合利用项目完善相关工作,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原则上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相统一;工作目标上要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相统一;职责发挥和功能整合上要实现政产学研相统一。
“清淤与采砂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目的、用量、公益性和经济性比例不同。”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认为,现阶段集“测、取、输、用、评”于一体的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全链条技术已基本成熟,建议尽快推动黄河流域淤损水库的系统治理与泥沙资源规模化、标准化综合利用。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主任王远见认为,黄河保护法有多处明确的采取泥沙综合处理利用措施,开展泥沙综合利用科学研究等鼓励性、支持性条款。协同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发挥合力,持续在水库清淤与泥沙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模式等方面突破与探索意义重大。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