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明前夕,我前往滨海古园参加活动,偶尔之间走进了一栋名为“人生文化博物馆”的建筑,它是我参观过最特别的一家“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不算大,陈列着安葬在滨海古园中一些名人的遗物,以及他们的生平故事。如果说,人的生命都像是一本书,那么这栋建筑就是一间“图书馆”,摘取了其中的精华章节,让参观者能够迅速阅览一段段人生故事。
在开始几间展厅,那些名字和照片还相对比较熟悉,但越往里走越是陌生。在一个展位的照片上,我看到了一位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他曾是市领导,在90年代初英年早逝。陈列的遗物和资料中,有着他的人生剪影,以及对他一生的最终评价——“人民公仆”。突然之间,我似乎理解了这家“博物馆”存在的意义。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句台词让我记忆深刻:一个人会死亡两次,第一次是失去生命,第二次是被所有人遗忘。虽然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墨西哥的故事,其中对于生死观的理解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建立了宗族制度、祭祀制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让人的短暂一生不至于在百年后就被彻底遗忘,让子孙们能够世世代代缅怀祖先,记得他们是谁,做过什么,又留下了些什么。
随着传统宗族社会形态的解体,现代家庭以更小的单元存在于世,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百年之后,又会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存在?每年精心祭奠,把珍贵的精神品格传承下去?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一个非常避讳的话题,除了清明和冬至,平日不谈生死。但当下殡葬业发展的趋势,则是创造更多的交互,把墓园变成精神传承的载体。就像我在“人生文化博物馆”看到的一段话:“殡”和“葬”除了这两点外,还有一个“传”字,“传”是继承,所传的便是文化,就是把死者一生中有意义的东西传下去。
李一能/文
标签: